割掉胆囊没息肉 误会大了

 



「下一位!」在等待病患进来时,看了一下之前报告,这几年超音波检查胆囊内有约0.6公分息肉。检查后,我说:「这次检查息肉似乎变大了,约有1公分。」
「陈医师,你说该怎么办呢?」王先生相当焦虑,我向他分析:「胆囊息肉在1公分以内,建议密切观察,如果1公分以上,继续变大,或许要考虑开刀。」王先生同意后,安排外科医师帮他切除胆囊。
一个月后,护理师说:「王先生找你。」常有病人经我转介开刀后,回来道谢。
但他一见面却劈头骂「陈医师,我要告你误诊!外科医师说胆囊里没有息肉。」发生甚么事?病人说:「术后害我吃油腻食物拉肚子。」我赶快查病历,病理报告写着「胆结石、慢性胆囊发炎」。我知道发生甚么事了。请他消消气,让他将疑惑说出来。
两类息肉 认知有差距
「为何没有息肉呢?」我当场上网,指给他看:息肉一般分为两大类,增生型息肉,又称肿瘤型,一般人认为的息肉属这类,大多是良性,极少数是恶性;非增生型息肉,与胆固醇结晶沉淀、胆囊壁局部发炎、黏膜增生或黏膜皱折、或小胆结石卡在胆囊内皮皱折里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增生型息肉不太会消失,若是恶性,将会变大;但若是非增生型息肉,因胆囊内胆固醇在结晶和溶解间动态变化,会影响体积大小;另外,胆砂聚集在一起,多一点就变大,散开就变小。
「术前为何不做更精密的检查?」王先生继续问。我翻教科书给他看:胆囊像气球,因胆汁保存多寡及身体姿势不同,变大变小、局部增厚或有皱折。
检查方法 非愈贵愈好
超音波是最佳诊断工具,让病人变化姿势,造成胆汁流动,看胆囊内的东西是否移动。如果会,几乎确定是胆结石,如果不会,就泛指为息肉。
电脑断层有辐射线,也无法看病灶是否移动,常造成过度诊断;核磁共振费用昂贵,检查时间长,对钙化不敏感。检查并非愈贵愈好,仪器也不是愈高级愈好。
「超音波是黑是白都是你说的,我不信!」王先生还是很不高兴,我微笑以对,翻开国际影像医学权威期刊「放射学(Radiology)」2011年论文:「超音波上的息肉,胆囊切除后,只有31%找到符合病理定义上的息肉,12%甚至连胆结石也没有。」
胆囊很薄 无人做切片
「好吧,既然检查不准确,为何不做切片呢?」王先生做最后的挣扎。我喝口水继续回答:胆囊就像气球装满水,厚度相当薄,切片刀一穿就破了,更可能造成胆汁流进腹腔,引起腹膜炎,全世界没有对胆囊息肉做切片的。
「我懂了,陈医师,对不起!」我听了如释重负:「医疗过程有许多不确定性,交个医师朋友对你有好处没坏处啦!」王先生开心地说,「走!我请你吃我最喜欢的猪脚饭。」我马上卫教:切除胆囊后,一开始吃油质食物会拉肚子,但是身体自己会调控,几个月后就适应了。当饮食后突然拉肚子,表示你吃太油了。
王先生说:「对!胆囊小小的牺牲,换来一个警报器,提醒自己不要吃太油,也算是因祸得福啦。」
  该文章《割掉胆囊没息肉? 误会大了!》由网友『〆我们的幸福.』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