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肾健保支出高医师:选对治疗方法 病患和健保皆双赢

 

根据卫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险署的数据,台湾洗肾人口突破8万人,健保支出年年升高,并在105年超过500亿元,成为健保支出最高的疾病项目。成大医院肾脏科主任宋俊明医师认为,洗肾不能只靠国家医疗资源大量挹注而产生对其他疾病可用资源的排挤作用,若患者能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不仅可以维持生活品质,也能让医疗资源更妥善地被运用,开启健保和病患双赢的新关系。

宋俊明医师回想多年前当住院医师的时期,一个月薪水刚好是血液透析病人一个月的洗肾费用。(摄影/骆慧雯)宋俊明医师回想多年前当住院医师的时期,一个月薪水刚好是血液透析病人一个月的洗肾费用。(摄影/骆慧雯)

现今台湾洗肾患者已无需负担庞大医疗费用

依据美国肾脏病数据登录系统(USRDS)历年来的统计,显示台湾慢性肾脏病盛行率相当高;而达到尿毒症需洗肾、换肾的患者比例高居全球第一。特别的是,不同于西方国家,台湾因文化上的差异,捐肾率很低,98%以上病患只能透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维持肾功能。

参与全民健保医疗费用之讨论与审定的成大医院肾脏科主任宋俊明医师表示,一提到洗肾,许多人直接联想到俗称「洗腰子」的血液透析。20多年当住院医师的时候,还没有健保,只有公劳保,没有纳保的洗肾患者,常常需四处筹钱,到医院做一次血液透析就要花费6000元,相当于住院医师一个月的薪资,而患者每周需洗腰子3至4次,医疗费惊人,因此出现「卖田卖屋洗腰子」的谚语。

庆幸的是,无论是血液透析,或是晚几年才被引进台湾、被称为「洗肚子」的腹膜透析,目前都已纳入健保给付,患者不需再负担庞大的医疗费用,但尽管如此,两者的使用比例却相差悬殊,选择腹膜透析者只有10%,为什么会这样呢?与感染风险或预后效果有关吗?

健保洗肾有2种 预后效果差不多,成本效益却差2成

宋俊明医师及其研究团队历经3年多时间,访谈了2000名血液透析和400名腹膜透析患者,并利用多种数学演算模式进行全民健保数据库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感染风险、预后效果和存活期差不多,但以成本效益来看,腹膜透析成本相对减少1至2成。此研究已于105年发表于国际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根据大数据数据,目前约有30%洗肾患者可以自由选择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但绝大多数患者宁可每周跑3趟医院或洗肾中心,每次花4至4.5小时做血液透析,也不愿意接受不用频繁往返医院、可居家自行操作的腹膜透析。

洗肾健保支出高?医师:选对治疗方法,病患和健保皆双赢

宋俊明医师及其研究团队发现,洗肾病人选择腹膜透析的比例提高,有助减少健保支出,让医疗资源能更妥善地被运用。(摄影/骆慧雯)宋俊明医师及其研究团队发现,洗肾病人选择腹膜透析的比例提高,有助减少健保支出,让医疗资源能更妥善地被运用。(摄影/骆慧雯)

提升腹膜透析接受度 关键在于帮助创建病患信心

虽然自行操作腹膜透析要牢记各种动作,而此须足够的细心与耐心,对患者而言是一大考验,但宋俊明医师认为,更关键的是「缺乏信心」。他指出,台湾人普遍有「生病后态度变消极」的情况,许多洗肾患者担心无法做好自主健康管理、自行更换洗肾液较容易引发感染和腹膜炎,因此即使经医师评估适用,仍有半数以上患者连尝试都不敢尝试,年轻人和中老年人都有。

除了病患自己没信心,有些情况却是医师没信心,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家属想帮中老年患者换液的时候,毕竟家人对腹膜透析的流程再熟悉,照顾他人跟照顾自己的谨慎度可能还是有差,而且家人可能无法24小时随侍在旁。

洗肾治疗方式聪明选 病患和健保都双赢

对此,宋俊明医师呼吁,洗肾患者要有信心,特别是适合青壮年、平时有外出需求或个性乐观、热爱自由的人,只要愿意对自己负责任、用心去学,每天固定时间找干净卫生的地方,就可以自己进行腹膜透析疗程,不仅在生活上享有较高的自主性,也能相对减少洗肾的整体健保支出,让台湾的医疗资源更妥善地被利用。

不过,曾经动过腹部大型手术且出现腹部沾黏的人、或生活无法自理的洗肾患者,即使时间运用较不灵活,还是建议以血液透析为选择。

  该文章《洗肾健保支出高?医师:选对治疗方法,病患和健保皆双赢》由网友『檐下初逢』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